28导航站-做最好的幸运28导航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05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复旦大学EMBA特邀刘京海谈重返教育让每个孩子成为负责任的成功者

[复制链接]

81

主题

81

帖子

486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486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1-10-22 18:03:58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所以现在中央改革领导小组开会,就是要坚定不移搞评价改革,我估计这也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,改革过程当中有很大的困难。但是至少我们现在知道问题是在这里了,是需要进行改革的。2014年国家征求高考改革意见,我说取消文理分科是对的,但任何对的话都是有边界的,基本要求不可以分文科、理科,人人都要考;但是专业选拔是不可以不分文理科的,不是文理要分科,是文当中要分科,理当中要分科,工当中还要分科。时间是个常数,学生多做数学题就少做了英语、语文,所以每门课都好的是少数人,多数人肯定是偏的。我甚至说过一句比较极端的话,是人才肯定是偏科的,偏科才能出人才。文理兼修的人是有的,但第一很少,第二基本是先天的,不是你教育能教育出来的。

我们多数孩子都不是天才。孩子考试成绩不成功,其他方面成功,我们要肯定孩子,把成功迁移到学习上来。当然不是所有其他方面的成功都能迁移到学习上来的,迁移不成功怎么办?我们要肯定,总比他做坏事要好。孩子只要不变坏,社会现在发展的机会还是很多的,不要因为一次考试不好,没有考进复旦大学这个人就没有希望的。复旦大学成才率比较高,不等于人才都在复旦大学。

一个人的缺点很难改,扬长才能避短。女同志结婚以后老想改造对方,改造都是失败的,你还不如扬他的长处,如果有一天短处没有了,你会觉得这是我老公吗?活着的人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,我们要“长善救失”。
一个人的缺点很难改,扬长才能避短。女同志结婚以后老想改造对方,改造都是失败的,你还不如扬他的长处,如果有一天短处没有了,你会觉得这是我老公吗?活着的人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,我们要“长善救失”。

Q6:“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”过时了吗?

现在中国学校当中只有读书,很少行路。素质教育是对的,但是教育部的政策支持素质教育的不多,支持应试的多,很难落地。像我这样的老头子可以不计较分数,去探索学生素质提高的路径;但是你要让所有的校长都去研究怎么提高学生素质,你一定要有政策制度、机制体制。

我到欧美访问,发现欧美所谓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一个是原生的,都是中国几千年前就有的。但是很可惜的是,我们把它当口号,欧美把它变成制度。像研究性学习讲了20年,就是少数学校的少数学生在做秀,多数学校的多数学生都不做的。欧美学校的孩子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读书、解题;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,这两个学习加在一起是创新能力的基础。

我退休以后接了一个新的职务,上海市教委素质化实践应用推广中心主任,兼职不兼薪,干活不拿钱,但是我很开心,因为这个真的对孩子很有帮助。我在一个小学、一个初中各做了100个素质化实验的案例,小学100个,初中100个,每一个实验的方案再加上一个二维码,实验怎么做的过程全部在手机上可以看到。做了给谁看呢?第一给老师看,因为我们很多老师不会做;第二到学生复习时可以再看,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强化。小学、初中、高中都要各做100个素质化实践,我们把这个叫做上海素质化实践的300行动。未来除了实验,还可以做大量项目学习的工作。
我曾经跟一个美国的老师讨论什么叫创新,我把我们学校的老师做的实验、学生做的实验给他看,问这是不是创新?他说这是创新。我说不对,没有新的发明创造,你为什么说是创新?他说你们的老师、学生用你们自己以往没有用过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,这就是创新。我说我理解了,过程创新比结果创新重要。

现在很多时候情况是相反的。好多青少年大赛基本上都是假的,不是老师的创意就是家长的创意,而不是学生的创意。其实学生不是追求发明创造,他是用他自己新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,其中要用到的是他的解题能力,而这两个能力正好是未来创新的基础。一个孩子不断在用自己没有用过的方法去解决问题,这个孩子总有一天会创新。我们的学习应该有两个领域,现在被窄化为一个领域,就是读书。学习应该是学知识、学做事、学做人。

Q7:只有失败是成功之母吗?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是资优生吗?

我的成功教育课题第一次提出“成功是成功之母”。失败和成功在教育过程中是一定存在的,失败会导致自我概念消解,也就是自信心下降;成功会导致自我概念积极,就是自信。失败会导致自卑,自卑了主动性就下降,自信了主动性增强。中小学生的心理是很脆弱的,失败对他的伤害是很大的,所以“超前超难”教育的副作用是很大的。

当然有的人说不可能没有失败,确实,你要控制好成功与失败的比例,成功太多了让他有点失败,失败太多了让他有点成功,失败最后还是要指向成功的。有人说通过挫折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受能力,那么有哪一个老板是因为挫折多了成为老板的?没有的。在挫折面前能坚守的人,他的基本特点就是自信,而且是超常的自信。有可能有两种,一个是遗传的,还有就是他在自己人生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自信的人格。所以所谓心理障碍、所谓忧郁症都是自卑的,绝大多数都是自卑的。狂妄的人有没有?也有的。所以我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,成功也是成功之母,对于学龄阶段的孩子可能成功的积极意义更大。

所以坚持教育过程中成功多于失败是教育的第一要义。极度的自卑就是忧郁了,为什么会自卑?因为失败多了。我认为中国的孩子总体都是失败远远大于成功,所以中国孩子自信的不多。我这个人从小换单位简历上面有一句话,“希望该同志戒骄戒躁”,等到当了校长才知道了,我那不是骄傲,是自信。

Q8: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是资优生吗?

闸北八中那时候招的都是人家挑剩下的学生,教师也是。我看中的教师,上面学校肯定也看中了,所以我主张“三不抢”:不抢生源、不抢师资,不抢学生时间。有些校长讲刘京海吹牛,他抢不到所以他不抢。我说对的,我能力比较差,水平比较低,能做的就是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提高。   

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资优生,他有资优的一面,而且每个孩子的资优是不一样的。所以我们说成功是强调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,成功是多方面的。这也是我们中国古代人讲的“有教无类”。资优教育,理念协同是前提,发现学生是突破口,路径方法是关键,人格培养是核心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28导航站-做最好的幸运28导航论坛 本站关键词:28导航站 | 幸运28导航网 | 28导航网站大全

GMT+8, 2025-5-11 18:55 , Processed in 0.082234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